外媒Wmpoweruser向来以抢先爆料微软消息而闻名,不过最近显然多出了不少对Windows的不满,包括对WP平台UI、用户体验的一系列吐槽。
最近他们转述了一位前Windows团队资深工程师所撰写的文章,其中透露了不少Windows开发的内幕,但同时也爆料了所谓好创意是如何被执行糟蹋,以及糟糕的创意是如何通过可行性论证并最终成为上市产品的。
文章这样写道——
我曾经是一名Windows工程师,参加过不少开发讨论会议。
通常会有一些性格外向且颇具魅力的项目经理宣布,功能团队已做出了一个决定,而这个决定常常是多方妥协的产物。
最初构想往往很美好:快速、广泛适应、直观、自我记录,最重要的是用户体验很棒。
这个阶段的产品,即下一代Windows操作系统,是非常了不起的产物。
而随着产品的推进,一连串的决定不断对Windows的功能性等各方面进行削减,以至于到正式发布时,最终产品已与最初的构想大相径庭。
问题是,在整个流程中,所有的决定看起来并不糟糕。
项目管理团队、开发人员与测试人员经过仔细审议、花了大量时间来权衡他们的选择,评估每项决定的优缺点、模拟出可能的影响,并最终从多个竞争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。
那么你是否注意到,谁缺席了决策呢?
答案就是用户!在通常只有4到6周的时间内,根本没有工夫去咨询用户。
但也不能说微软就完全忽视用户。换个角度考虑,其实内部的每个成员都算是用户的代表。流程失败的关键是,这些工程师实际上表征的是一位通用型用户的理想化形象。
于是,功能团队就根据这种占卜式的模式进行咨询,接着又仔细地将所有空中楼阁式的想法全部合理化,然后就成为了一项决定。
到了会议当天,项目管理者会反复强调这项决定是多么有利于用户。他们会列举一些事实来佐证这项决策:我们不想提供过多选项来让用户无从选择;一致性对微软有利,所以也一定对用户有利。每个人都面带笑容,纷纷点头同意这项决定并一致认为这是最佳决策。
虽然最终结果与当初构想的有些差距,也可能用户体验更差,但工程们还有“杀手级”的说辞“编写软件是需要妥协的嘛,如果真有用户在现场,他们也会理解的。”
以上就是我曾经作为 Windows 工程师时的所见所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