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于很多人来说,笔记是十分重要的,而现在,一些笔记软件更是大家在办公和学习中不能缺少的工具。有用户就在问,印象笔记和onenote哪个好用?今天,。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印象笔记和onenote对比,一起来看看吧。
「整理逻辑」足以超越其他次要功能差异,成为你更适合哪种知识工具的决定性力量。
1.「标签」的不同物有定位,每一份资料放入一个资料夹,这似乎是理所当然的整理逻辑。但「真实世界」真的是这么有秩序且条理分明吗?或者当我们要整理的不是物品,而是「想法」、「资料」时,分类会这么简单吗?
今天我有一则笔记记录了我读某本时间管理方法书籍的「读书心得」,我想在「这本笔记术新书」里引用这个心得,我也想在「那本项目管理新书」里使用该书资料。
那这份「读书心得」我要放在「笔记术新书」资料夹还是「项目管理新书」资料夹呢?可不可以一份资料放在两个资料夹?甚至再放到第三个我专门存放「读书心得」的资料夹?
在真实的世界中,一份资料、一个想法往往因为要「用在多种需求上」、「拥有多种属性」,而可以有多种分类方式。但如果我们用「一物一定位」的逻辑去整理,可能就会变得很焦虑,因为怎么放都不对劲,尤其在需要知识企划的世界更是如此。
这时候Evernote与OneNote对于标签的区别,就有决定性的影响。
Evernote在电脑版、网页版与手机版中都可以利用「标签」这种形式来进行分类,而且一则笔记可以「加上多个标签」。这个意思就是任何资料都可以「同时放入多个标签资料夹」,突破现实世界的局限,让一物可以有多个位置。
印象笔记
而OneNote的标签功能比较像是在笔记中贴标签纸,方便辨识的意思。
例如我觉得这则笔记里的这一段很重要,可以打上个星星的标签,觉得另一则笔记的另一段也很重要,也可以在那里打上星星标签。
但是OneNote目前只有Windows里的最新电脑版可以过滤标签(但也不完全像Evernote那样是把标签当作分类),其他版本与平台都不能搜索过滤标签,让标签只能当作一种标记来使用。
印象笔记
Evernote的整理是善用标签,一物可以有多种位置、多种利用。
而OneNote的整理是善用记事本与小节和页面,一物在严谨多层的分类中,出现在它应有的独特位置上。
2.「搜索」的不同分类,是为了满足某种使用的需求,但问题是,你永远不知道未来会有何新需要,所以这也是我们很难手动做出最佳分类的原因。
今天我有上百则讲座课程的任务笔记,我要依据课程主题是Google、Evernote、时间管理来分类吗?还是依据地区来分类?还是依据主办单位来分类?
如果我依据主题来分类了,那么下次我要使用通过「A顾问公司」帮我接洽的所有讲座时怎么办?
分类只能满足当下分类的那种需求,可是真实世界里我们的需求不断变化、不断新增。只为了一种需求做的分类,很可能不适合以后的另外九十九种需求。这时候「搜索」就派上用场了,搜索才是最好的分类。
而Evernote的搜索逻辑,就是每一次搜索,都是一种新分类。
怎么说呢?你用Evernote搜索关键字看看就知道,当我搜索「Google课程」,自然列出所有包含关键字的笔记,当我搜索「A顾问公司」,自然列出所有包含该顾问公司关键字的笔记。
而且Evernote的搜索结果是「展开的」、「固定的」、「可整理的」,就像是打开一个记事本看到的一样,我可以在搜索结果里慢慢修改笔记、合并笔记、整理笔记。
甚至我也能储存某个最近常用的搜索结果,也就是让搜索直接变成一种自动分类。
印象笔记
但OneNote的搜索逻辑就很不相同,OneNote的搜索结果就是一个简易的清单,目标就是找出我们要找的那一则笔记。
搜索完了,搜索清单很快就被清除了,而不是像Evernote那样更偏向用搜索形成一种分类。(虽然OneNote Windows版可以钉选搜索结果,但跟Evernote还是有差别)
Evernote的搜索本身就是一种自动分类的概念,搜索可以有多少种,分类就可以有多少种。
而OneNote的搜索则是让我们快速找到最明确需要的那一则或几则笔记。
结论:没有谁比较好,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上次在微软举办的OneNote讲座中,有朋友再次问我Evernote和OneNote有何不同?我那时候大概是这样说的:
先想想你的办公桌是呈现干净有条不紊的状态,还是呈现不时有资料堆积的状态。如果是前者,你适合OneNote。如果是后者,你适合Evernote。
现场或许很多朋友以为我开玩笑,或者以为我因为是微软的讲座场合才那么说,但其实不是:
OneNote真的非常适合有办法精密整理的人。
Evernote适合不太会、不太爱整理,甚至整理有点混乱的人。
OneNote的逻辑很好理解,那就是我们一般认为的工作逻辑。
但是我们必须思考一个问题:这个真实的世界是「被整理」的状态,还是「混乱」的状态?有需要花那么多精力整理吗?有些事情真的可以被整理得很好吗?
还是说,对有些人的风格,对有些事情的工作状态来说,其实「混沌」才是最好的状态!例如创意与灵感的生成和组织。
……
下载硬件软件应用使用,安卓用户请点击>>>硬件软件应用
下载硬件软件应用使用,IOS用户请点击>>>IOS 硬件软件应用
扫描二维码,直接长按扫描哦!